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海报│五年稳定投入支持年轻人试错,上海首创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里 全球观焦点

2023-03-28 21:11:33    来源:文汇


(资料图片)

31岁的复旦大学计算物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褚维斌日前获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第二批立项,得到300万元的项目资助,其计划开展的研究项目有望将常规激发态材料的原子计算数量提高四个量级。如果没有“特区计划”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平台,这个年龄很难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强度数百万元的科研项目。

作为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基础研究特区”在两年前由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上海希望打造一批没有围墙的“特区”,瞄准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潜心“磨剑”,实现更多“从0到1”。

“基础研究特区”首批试点单位有三家,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市政府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持续五年,总计3亿元;三家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截至目前,首批“基础研究特区”基本完成布局,共投资科学家88人,政府已投入资金1.2亿元。

为何要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上海在全国首创的这一“特区计划”究竟“特”在哪里?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试点单位初步积累起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收获。日前,记者深入这些“特区”走访调查,试图回答这背后的深意。

制图/编辑:张夏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